vns6060威尼斯城官网|www.vns6060.com

400-655-1888 搜索

行业技术

相关栏目:企业新闻 | 行业资讯 | 专题报道 | 黎明周报

投资建筑垃圾行业 黎明重工科技提供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技术指导

  • 字号 + -
返回列表

   建筑垃圾,主要指新建、改建、扩建、维修、装修和拆除各类建筑物、构筑物、管网等过程中产生的弃土、弃料及其它废弃物。主要包括建筑渣土、废砖、废瓦、废混凝土、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,此外还有少量的钢材、木材、玻璃、塑料、各种包装材料等。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%~40%。据对砖混结构、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,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,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~600吨;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,将产生7000~12000吨建筑垃圾。移动破碎站对建筑垃圾粉碎后,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。如废钢筋、废铁丝、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,经分拣、集中、重新回炉后,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;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;砖、石、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,可以代砂,用于砌筑砂浆、抹灰砂浆、打混凝土垫层等,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、铺道砖、花格砖等建材制品。从而实现由传统的建筑原料———建筑物———建筑垃圾向建筑原料———建筑物———建筑垃圾———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的转变。
   从建筑垃圾资料化处理方法的三种分类,黎明重工科技给出的意见是:
   一是“低级利用”。如分选处理,一般性回填等。建筑垃圾分选主要是将砖瓦、混凝土、沥青混凝土、
渣土。金属、木材,塑料、生活垃圾、有害垃圾分离。其中,砖瓦、混凝土、沥青混凝土可进行中级和高级利用。而金属、木材、塑料也可以回收利用。一般性回填主要利用砖瓦、混凝土、沥青混凝土、渣土等惰性且土力学特性较好的建筑垃圾。处理建筑垃圾的工艺和设备可将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混凝土骨料、新型墙体材料的原料、道路基层填辅料等就地再生---采用移动式设备在建筑垃圾现场进行处理,黎明重工研制出的移动破碎站减少运输成本及避免二次污染,其次几种形式移动设备相互组合,可生产多种再生骨料,更重要的是在无电源的情况下,可选择柴油动力驱动。
   二是“中级利用”,如加工成骨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等。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工序主要包括粗选、破碎
、筛分、磁选、风选等。主要骨料产品包括:O15毫米砖再生集料、0~5毫米混凝土再生砂、5~15毫米、15~25毫米、25~40毫米混凝土再生集料,这些骨料具有空隙率高的特点,适合生产混凝土砌块、建筑隔声、保温、防火、防水墙板、建筑装饰砖等墙体材料。黎明重工科技移动破碎站从破碎、筛分等方面都能满足要求。另外如果建筑垃圾场地固定或者允许,可将移动破碎站固定在工厂处理建筑垃圾的现场,不仅可以建设大型建筑垃圾生产线,而且可在封闭车间里生产,解决各种污染,在生产各种再生骨料的前提下,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、减量化、无害化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
  三是利用,如将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、沥青等再利用。将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、沥青等再利用
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应用。建筑垃圾处置主要是指填埋。由于组分特性不同,建筑垃圾填埋场与生活垃圾填埋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。建筑垃圾填埋场设计要点如下:
(1)工程泥桨、有害垃圾不宜进入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;
(2)建筑垃圾填埋场宜针对可直接利用物质较多,含水率较低的装修、拆违垃圾设置分选预处理设施
(3)建筑垃圾填埋场宜根据组分不同设置填埋分区。填埋区可分为建筑渣土填埋区和其它垃圾填埋区。
建筑渣土填埋区主要填埋砖瓦、混凝土、沥青混凝土、渣土等惰性物质。其它垃圾填埋区主要填埋以装修、拆违垃圾为主的建筑垃圾,这部分垃圾中掺混了较多生活垃圾。
(4)建筑渣土填埋区设计不需考虑人工防渗及雨污分流等措施,但应考虑雨水导排、易于开挖等方面内
容,开挖后还可作为建筑工地的回填料。
(5)其它垃圾填埋区中污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性,填埋区设计应参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规范要求,设置
人工防渗、污水导排、雨水导排、雨污分流等措施。此外,还需设置污水处理系统。
(6)建筑垃圾填埋场(包括中转调配场)可以根据条件设置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。
   利用移动破碎站处理建筑垃圾,由于是利用再生原料加工再生产品,政府的税收支持,有可观的
经济效益,使用黎明重工科技移动破碎站,可随时开到垃圾处理现场,节省填埋费用及大量填埋用地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,保护了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,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。
  中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晚,但通过近年来的发展,我国垃圾处理产业初具规模,垃圾处理市场容量有了
显著增加,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,进入环卫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在迅猛增加。现在我国的垃圾处理市场已经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,并正向成熟期迈进。随着发展,投资建筑垃圾行业前景看好,黎明重工科技提供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指导,咨询热线:0371-67430580;

推荐产品